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hb.chinanews.com/news/2007/2007-02-13/77316.html"
圖文郭西森 當你踏上“同志加兄弟”——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國土,感受鄰國風情時,便會領略到有趣的見聞和民間流傳的軼事。筆者采編后,寫作一組散記,名曰為:越南“四苗條”、“五個多”和“六大怪”。事實上,這些民族習俗和地域文化特色,自40年代胡志明領導的北越獨立以來就沒有改變過,它的延續,都是有歷史淵源的。 A:“四苗條” 1、身材苗條——越南有59個省、5個直轄市,居住著京、傣、芒、華、儂、瑤、占、岱依、高棉等54個民族。其中京族占總人口的89%。也許是種族血統和熱帶季風氣候的特點,越南男女普遍長的纖弱瘦小。“越南找不到胖子”,這話是真。尤其是越南姑娘個個都是“魔鬼身材”,而且比傳統型的更柔嫩漂亮。領隊阿旺說,法國殖民時看重的就是越南的礦藏和女人,老外愿意娶越南女人為妻。還說南越的西貢小姐被譽為世界最苗條、最溫柔的小姐。 2、樓房苗條——在越南很少看到大片房產開發區,自然商品樓就少,越南房子和人一樣瘦小,大都是獨座私家樓房,交易時,政府允許連土地一塊買下,在省會城市的房子是很貴的,一平米要400-600萬越南盾,約折合人民幣2-3萬人民幣,一棟200平米的2層小樓或街面房也需30萬人民幣左右。越南人為了節省資金,只買地皮或把基礎做得很小,都是長方形的,朝街面的很窄,甚至只留一個窗戶,房子盡量往空間發展。有的買下房后,便往上再接2-3層,但不會超過5層。這樣滿大街的房子像樹木一般林立,裝飾得苗條漂亮,成為一道風景。 3、公路苗條——2007年臘冬季節,我們從廣西龍州水口口岸旱路進入越南首都河內,途中山道崎嶇,經高平、北澉、太原省,公路均是瀝青路面,只設雙車道,雖然顯得細長苗條,也還圓順平緩,路旁標志牌清晰,部分區段還設置了鋼架護欄和彎道處反光凸鏡,這便是越南的無封閉國道了。我想,這也許和山澗丘嶺狹窄難于開山修建有關。現在越南也在河內周邊平緩地帶修筑4車道的高速公路了,也像中國剛開放一樣,崇尚著“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娃、多栽樹”理念了。今后越南的公路不再苗條。 4、版圖苗條——越南地處中南半島東部,南部東、西和南面臨海。國土面積僅32萬平方公里,陸地邊界長3900多公里,海岸線長達3200多公里,上下瘦長,和中國、老撾、柬埔寨3個國家接壤。據史料載,在200年前是中國清朝的管轄,那時叫安南。越南版圖呈“S”型狀,兩頭大,中部狹長,可謂體態苗條,婀娜多姿。 B:“五個多” 1、人民幣流通多——中國的人民幣在越南是流通的,在任何一個商店都可以用人民幣購買東西,越南市場也喜歡用人民幣交易。越南的開放政策是在1986年越共“六大”上提出的,但越南人認為真正對外開放是1989年,比中國整整晚10年。筆者經查資料得知,確定市場經濟,承認私營等多種經濟成分則是在2001年的越共“九大”上。越南通過努力還是在2006年11月成功地加入了WTO。越南的GDP增長穩升,被稱為僅次于中國的亞洲高速發展的國家之一。越南的旅游業90年代初期才起步,中國當然是主要客源。2007年1月份前后,由于人民幣升值,和越南盾的民間比值已達到1:2000,在超市購物也是用這個匯率折算的。在自由市場和小商販交易時,也會主動向你收取人民幣。東南亞的一些國家游客也會用人民幣消費。 2、街上摩族多——越南有“摩托車王國”之稱。朋友阿旺說,首都河內和法國巴黎、日本東京并稱。河內300多萬人口,摩托車就有180萬輛,2個人1輛還多,這個比例是驚人的。現如今摩托車成為越南市民、農民的主要代步工具,每到上班鐘點或集市聚會就看到摩托車鋪天蓋地涌上街頭,十分壯觀。 3、出售拖鞋商鋪多——越南盛產橡膠,且質量上乘。生產的橡膠拖鞋耐磨久折不斷,只是制造較粗糙。在河內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賣,越南人一年四季都喜歡穿拖鞋逛街、旅游、甚至上班或去赴宴。據說當年胡志明訪問中國時穿的還是拖鞋。在小攤上你如會講價,花5元人民幣可以買一雙。 4、公路上標牌多——越南的國道是非封閉式的,警示和指示標志很多很醒目。每路過一個左右岔道,哪怕是一個小小的農道,也會有個警示牌。我數了一下,路過一條1000多米的鄉鎮街道,標示牌就有30多個。崎嶇山道上就更多了,交通標志式樣和國際接軌。越南的交通安全意識還是可以的。 5、節日國旗多——越南國旗是紅色的、中間一個金色五星,五星的5個角分別代表工、農、兵、知識分子和青年。在碼頭、港口、艦船上常年都掛國旗,而且規格尺寸統一。每到法定或民間節日戶戶必掛,每當喜慶和開業店店必插。越南人每過春節,提前一個月家家都已經紅旗飄飄了。我們是在寒冬赴越,這種現象在北越很盛行。可見越南的愛國教育家喻戶曉。 C:“六大怪” 1、“男人出門綠帽戴”——越南自1884年抗法護國以來,戰事不斷,到了80年代中期,戰火才逐漸消停,百姓生活趨于平靜。可常年在高山密林穿梭打仗的男性士兵或地方民兵,已習慣了這頂既能偽裝掩體又能驅蚊防曬的綠色頭盔,它的形狀像中國的草帽大小。再加上摩托車已是越南現代社會的主要交通工具,戴上綠帽子能遮風擋雨,顯得方便實用,成為男人的“尤物”而愛不釋手。另外戴上它還有崇尚英雄的意思,自然就延續下來了。但在中國,“綠帽子”是個壞笑,越南人不會在乎這個,反而以此為榮。現在越南的綠帽子比過去的漂亮輕便,在商鋪里花2萬越南盾或10元人民幣可以買到。有的歐洲老外戴上拍照,也蠻有情趣。 2、“女人出門口罩防曬”——由于連年戰火,越南剛解放時性別比例失調,男性居少,再加上越南男權時尚,就顯得尊貴。越南朋友阿旺說,現代好男人在家仍是不做家務的,這是民族習俗。尤其是建國后越南政府推行的一夫一妻制,“家有千斤愁出嫁”明顯,女孩成人后,耐不住熱帶氣候的灼烤,出門必戴口罩或頭巾,不遺余力的保護自己的嬌容,以求及時出嫁好男人。因此,你走在街上或碼頭港口,很難看到越南姑娘和婦女的臉龐。就是在公路收費站,也會看到穿制服的執法人員戴著口罩和你對話。 3、“馬車敢和火車賽”——越南現有的鐵路還是法國殖民時期建造的,軌距只有1.2米,被稱為“小鬼”,速度很慢,車次也少。所以有人開玩笑地這樣形容它的車速,說你要是火車坐累了,就從第一節車廂下來,溜達一會兒,再從最后一節車廂上去都來得及。雖是玩笑,也難怪火車不但慢且車門還是倘開不關的。敢說馬車跑起來肯定比火車快。不過現在越南政府已經批準引資310億美元,建造一條河內至胡志明市的高速鐵路通道,也計劃逐步增建和改造現有鐵路設施,以增加運營能力。 4、“轎車不如摩托快”——越南市民的交通工具發展很快,私家轎車和摩托車大多是日本、韓國進口的,也能看到中國造,價格都不菲。轎車的牌照顏色區別很分明,蘭牌是政府的、紅牌是軍隊的、白牌是私家車。首都河內是一座文化古城,老街道保留多,路面較窄,走在街上,你會看到成群的摩托車象蝗蟲一樣涌滿大街小巷,很少見到騎自行車的。轎車只能被摩托車包圍著緩緩行駛,再加上街口很少設置紅、綠信號燈,大小機動車輛混行,轎車自然比不上摩托車靈活,就顯得步履闌珊,躊躇不前。在上班高峰期,如早上7:30-9:30,有的路段政府還禁止轎車通行,以滿足摩托車上班族趕路。交警常遇到“飛車仔”,往往是“法不責眾”。之間如發生掛擦,越南人已司空見慣,互相怒目,一走了之。 5、“舢板商鋪海上賣”——去越南旅游或商務活動,公認的最佳路線是乘火車先到河內或坐游輪到海濱城市下龍。不管你去北越或南越,被譽為“世界八大景觀之一”的下龍海灣是要去的,有諺語佐證,“不去下龍灣,沒有到越南”。我們乘坐機動船游弋在這個與中國漓江山水相似,同屬卡斯特地貌、被譽為“海上桂林”的畫廊中,每駐足一個景點拍照,就會有手劃“小三板”水上商店用繩索順勢掛在船上,就是舵手看到也會隨之任之,然后就會聽到漁家女用較熟練的漢語隔窗搭訕,兜售越南盛產的熱帶水果、紅木玩意、古今錢幣、法國香水、紫檀筷子、海鮮等。中國游客與其交易討價還價基本沒有語言障礙,還可以調侃幾句,漁家女也很友好。 6、“吃了檳榔象妖怪”——越南南部盛產的檳榔是本國老少皆喜的零食。南越人平日就像嚼口香糖一樣回味,街頭、市場隨處可見,但在北越較少見。有時他們也會在檳榔擦上一點石灰膏或堿灰放入嘴中咀嚼。檳榔先苦后甜,具有醒腦提神、消腫養牙之功效,它含有紅色的津汁,吃后順嘴流滿紫紅,象生吞了鮮肉,尤其是南越老人阿婆最愛吃,吃后樣子怪可怕的,有“老太象妖怪”流傳。嚼檳榔會上癮,由于它含有腐蝕性物質,吃久了牙齒就會變得漆黑,南越人便以此為榮。每當老太突然向你推銷檳榔果時,就會看到她的張開滿嘴黑牙,在毫不掩飾地炫耀自己黝黑之口,你也會好生害怕。有趣的怪事是,檳榔還是京族成人男女定情的信物,小伙有了意中人后,便會一次次送上檳榔求愛,直至娶到手才罷休。同時妙齡姑娘能得到情哥哥送的檳榔青果,都會沾沾自喜的。據說,在古越南,姑娘16歲時,父母要她吃檳榔把牙齒染得黑又亮,否則會嫁不出去的,牙齒白的女人會被恥笑。你想,我們也不習慣看到美媚嚼了檳榔后的樣子啊。
關鍵字標籤:越南胡志明市團體旅遊-誠旺旅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