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80521/newgx5b021bd0-17323882.shtml"
蘇榮森(右一)拿出上世紀80年代“水上民歌隊”去武鳴參加“三月三”壯族歌節巡游活動的留念照片,勾起了大家的回憶記者劉增璇攝 疍家水上婚禮拍入南寧城市紀錄片(詳見本報5月14日第7版《邕江南岸再現疍家水上婚禮》一文),勾起了一些老南寧的記憶。“疍家水上婚禮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能有所傳承,作為曾經的傳唱者,我們很高興。”日前,70多歲的蘇榮森先生來電告訴記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南寧就已經有了水上婚禮的表演,而他正是這支表演隊伍的領隊。 在位于忠義街臨街的一間房子里,80多歲的楊雪玲哼唱著水上人家的歌謠《數路程》,記憶漸漸被喚醒。坐在沙發上的她一首接一首地唱下去,邊唱邊搖晃起雙腳。看到這一幕,71歲的李世芝回想起了她和伙伴們坐在邕江邊,一邊用腳踢打邕江水一邊唱歌的場景。 楊雪玲和李世芝的祖輩都是邕江船民。船民們大都會唱民歌,特別是婦女,平時哼唱的歌或是老一輩船民傳下來的,或是有感而發現場所編。后來,船民們陸續上岸,楊雪玲和李世芝也被安排到當時的南寧航運總公司(南寧港航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前身)工作。雖然從船民變為職工,但他們仍保留著水上人家的一些習慣。例如,結束一天的辛苦工作后,婦女們會隨性編唱一些歌曲;子女婚嫁會舉行疍家水上婚禮,唱嘆歌。 上世紀80年代,南寧航運總公司一些退休女職工閑暇之余,便搬小板凳坐在一起,哼唱船家人的歌謠。當時,30多歲的蘇榮森是公司一名機修工人,熱衷文藝表演,常參加或組織工會活動。他認為這種水上人家歌謠很有意思,應該成為一種民歌藝術讓更多人認識。在當時桂西船廠居委會的支持下,一支由約20人組成的工會水上民歌表演隊伍成立了,楊雪玲和李世芝就是其中一員。 1987年,工會水上民歌隊第一次參加了在武鳴舉辦的“三月三”壯族歌節巡游活動。這也是這種水上民歌第一次亮相歌節。第二年,主辦方特意準備了兩艘船,讓水上民歌隊在水上進行疍家水上婚禮表演。之后,每年“三月三”或端午節,水上民歌隊都會受邀表演。 遺憾的是,由于水上民歌隊主要由退休職工和家屬組成,隨著隊員們年紀越來越大,能參加表演的人數漸漸減少,卻沒有新人補充進來,漸漸地沒有再表演。“當時沒意識到培養年輕人來學,可惜了。”蘇榮森嘆氣說,看到晚報報道江南東社區內有一個南寧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項目“疍家婚禮”傳承基地,勾起了他對這支水上民歌隊的回憶,也希望后人能了解這支曾經弘揚水上民歌藝術的隊伍。同時,對水上嘆歌這一民間藝術能有所傳承,他非常高興。(記者梁偵)【編輯:陳麗婕作者:梁偵】
關鍵字標籤:尼克婚禮影像
|